2023年读"曾国藩传"有感

佚名 / 2023-09-05 / 原文

前言

可能爱好就是写点东西,然后写的东西不成规范,随心所欲

所以那里读后感什么不读后感的,,都是有感而发,想写什么就是什么啦

贯穿一生的线路

主要是围绕书籍的目录展开的一个叙述

可能有点啰里啰唆的

我还是那句话,不成规范,随心所欲

京官时代

主要讲了他曾国藩从一个普通人如何一步一步的考上翰林,仕途如何蒸蒸日上的一个过程

7次科举之痛

说到7次科举之痛,曾国藩和他的父亲也是忍受了很多东西

他们就有点像考生里面的老油条了,每次科举考试,父子两个齐上阵

同乡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笑话, 同时同考之人也会去笑话他们

他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同时每次科举开始的成绩公布,他们也是众人的关注点,大家都很好奇这对父子兵会考得怎么样

但是他们总是不出意外的落第.没考上也是正常之事,周围的额人多多少少都会笑话这对父子,一直考试,从未考上过,

但是他们的执着确实令人佩服,他的老父亲也是执着的不要不要的

简直就是考了一辈子,,自己考还不行,同时还要拉着儿子一起考

有点愚公移山了哈,,,😄,,,之所以这么执着,和他们的家庭背景也有一定的关系

那就是曾家一直希望有一个当官的出现,,,认为地主没身份,不是长久之仪

然后曾国藩他爷爷就花重金培养他们,,,,

后来的话,反正一直考一直考

某一次,曾国藩他爸爸考上了秀才,,而自己却没有考上,,这多多少少确实有点小难受

心里犹如草坪上的一群草泥马跑过,,,,曾国藩他爸爸后面不出意外确实也当上了一个地方的小官

曾国藩他爸爸毕竟年事已高,同时很大年龄才考上秀才,,,没必要往后面考了,,,

于是曾家的第一个官就出现了

曾家的第一个官就出现了!? 那曾国藩呢?

曾国藩这个时候就开始内心仍然很强大,,并没有气馁

父亲考上秀才之后,办庆功宴,,曾国藩也是扎进书房,不出来,不断的反思自己

不以落第为耻,而已落第后不能保持平常心为耻

父亲考上了秀才,自己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越加努力了

他不断的的反思自己,,,在以前的备考中,,,其实他在学习方式有很大的问题

同时也是受他父亲的影响而导致这样的,,,,

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是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很慢很死套

曾国藩就是那种越笨拙越努力,,,哈哈

那种笨学习又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一直没考上喽,,哈哈😄

好处就是,曾国藩的基础功特别扎实

ps: 突然想起初中谭老师对初中同学黄燕说过一句话: 人越丑,越应该多读书

在不断的反思之后,他开始准备下一次的科举考试

这一次出乎意料,他考上了,同时获取了很不错的成绩

之后他也是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考上频频通过,都获取不错的成绩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考过,,哈哈😁

总之,想表达什么....

这个学习确实要讲究方法,然后也要不断的坚持下去

不断的反思自己,,及时反馈,然后做一些调整和优化

也不要在意外界对自己的影响,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些做到很难,却不是说我们不能做...不要被苦难一棒子打死

学做"圣人"

在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

曾国藩多多少少开始展露他的缺点了

比如骄傲,比如好色,比如其它的了,,,

具体的情节我也不记得了

记得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一直盯着别人老婆看...因为别人老婆很好看

同时他自己还说自己,注视数次,大无礼

曾国藩自己是大官员,他的老婆也没变,但是他有点嫌弃他的老婆...比如他的老婆生病什么的

同时还就得他喜欢去美女多的地方,,,反正就一个字,,好色😁😁😁...我也好色..嘻嘻🤭🤭🤭

同时说自己,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

还记得有个情节,,他喜欢卖弄自己,,同时也很虚伪

比如他会故意去夸张好友的诗句作品什么的...反正之后的他的陋习可谓是暴露的很多

但是他也是慢慢意识到这一点,痛定思痛,,,认为这样是不行的

于是他就开始写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同时在以后的交友过程中,,也是注意自己的一些言行举止

当然这些改变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就像他之前写日记什么的,,,也是撩撩几笔..敷衍自己

但是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劫色,戒烟,戒掉一些言行举止

比如写完日记,,,他会把自己的日记给亲朋好友看,,,让后让他们点评

让他们提出一些意见什么的,,,于是大家就对曾国藩这个人的变化感到震惊

变得好相处了,变得不那么虚伪,变得那么不骄傲了

惊人的进阶之道

其实就是后面,他不断的约束自己,给自己立下很多的规矩

可以说是自律达人,,,哈哈

然后受到了朋友的喜爱

同时也受到了道光帝的欣赏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不太能够回忆起这个情节了

应该和曾国藩为官的 刚正不阿有关

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百姓倒是爱戴他,,官场肯定就不受待见啦

因为这些,,,他自己工资甚微

湘军崛起

这个主要讲的是他后面办了一个民兵团

后来民兵团成为了国家的主力军,用于对抗太平天国运动

''曾剃头''的长沙之辱

曾剃头这个称谓是给曾国藩的

后面他办兵团和围剿太平军,,,同时因为一些决策失误,,杀了很多人

百姓就起了一个昵称,曾剃头

后面办兵团什么的,,其实大大小小的,遇到了很多挫折,,自己也犯过很多决策失误

湘军为什么牛气

湘军就是一支曾国藩带领的军团

曾国藩虽然是一届书生,在带兵这方面也是从0到1

他赏罚分明,严格定制军规,同时抓取优质的兵源

定期对军队做思想教育,,,然后采用特殊的军队管理制度

比如士兵只能效忠于一个将领,,同时士兵要拼命保护好将领

这些制度都强有力的保证了湘军一个很好的发展

湘军的创建目的就是打压太平军

期间咸丰帝多次请曾国藩带领湘军增加太平军

因为太平军火烧眉毛了,,,但是曾国藩都拒绝

这样就有点东西了,敢拒绝皇上,,同时是多次拒绝

养一个军队,皇上喊你打仗,你却不去....哈哈

为什么不去...这就凸显了曾国藩远超常人的见识

因为曾国藩知道,,,去了就是送人头,,现在湘军还需要养精蓄锐,,不断壮大实力

太平军本身就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当然后面时机成熟了,,,曾国藩就组织军队,,,让不同的将领带领自己的军队去玩敌人的敌方打仗

不巧的是,曾国藩首次大捷,以失败告终...可能是一些对敌人的不了解

没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一些决策的失误

导致了第一次失败

甚至想不通,,自杀了,被救起,可以说是自身未遂

自杀第2次,那是回营了吧,也是没有成功自杀,不是有人救他,而是他突然不想自杀了,哈哈

为什么不想自杀?

因为后来有人传报,说他的将领xxx名字在xxx地方打了胜仗,认为湘军也不是不行

还是给力的....后来他也是反思自己为什么失败之类的吧

然后后面的打仗就开始过五关,斩六将

但是期间也遇到败仗...成功居多

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先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