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友谊赛联考总结

linghusama / 2023-08-29 / 原文

多校友谊赛联考总结

这几次考试除了bz的其他都差点自闭。所以有必要总结一下做题方法/心态/时间规划等等。

心态上的问题:

来源:

说实话,除了第一场bz考试的T1非常好想以外,其他学校的出题都让我至少在第一题卡了2h而且还做不出来,心态大蚌。又习惯性地认为难度会递增,
所以后面的题甚至没有仔细思考过就放掉了,很多能力内的简单题GG。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很明显是因为有畏难情绪以及惯性思维这两个方面,因此正确评判一道题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很重要,而要评判题的难易程度,需要对考点有个大致的
评估。看他在哪一个大板块(数论/图论/找规律性质等等)。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应该把图论>找规律性质>数论这么放置。

时间管控上的问题:

来源:

上文提到过第一题卡着 2h 这件事,这样就算后面见到简单题也心有余而时间不足了吧。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首先,需要改变考试策略,个人觉得以后可以尝试先通览四道题,写下大致考点与初步思路然后抉择,避免简单题没时间。
其次,思维上有漏洞,容易卡在一个点“出不来”,也不知道正确性。因此还是需要积累更多的考试常用分析套路,同时还是要保留在代码前注释思路的习惯。
最后,代码上有漏洞,如8/29的第一题,ecgcd没有背到怎么写,逆元没有背到怎么推,特殊性质没记住,然后考场上现推,你不耗时谁耗时。
因此需要加紧模板的背诵。

考试中暴露出的不熟悉的模板:

  1. 数论全家桶,具体是exgcd以及特解,phi欧拉函数,(ex)crt,BSGS,线性筛法。(说实话还是不想背BSGS,因为考数论很少,考BSGS更少了吧)
    2.spfa和djkstra,主要是最开始写dj的时候误写成了spfa,所以这两个要注意下。
    3.字符串hash,主要是在mod大质数和自然溢出这两个方面有时候抉择不了,具体体现在第一轮最后一题莫队那个。
    4.排列组合,尤其是mod质数求逆元线性算法不太熟悉,考场上试了半天还是wa了......
    5.bitset的应用不熟悉,不会主动想到bitset并且使用。
    6.倍增找gcd算法不太熟悉(体现在向上跳的那一块),写的太慢了,干脆死记硬背吧
    7.说到倍增,就想到树链剖分,树链剖分基本忘记完了,但它又是比较重要的东西,要复习(至少模板要过了吧)
    8.说i到树链剖分,就想到FHQtreap以及树上启发式合并这些,可以慢慢复习(可能忘了,但熟练度还在)

在考试中出现的失误汇总

  1. 在两次djkstra中,两次的dis数组我分别设的是dis和diss,然后我搞混了,G掉了。
  2. 可能会存在重复定义的情况,导致写的函数不起作用。
    3.甚至在程序中输出的东西忘记注释......

其他问题:

例如linux系统不熟悉,vscode不熟悉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