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层次的划分以及分类
1、高等教育办学层次
1.1、普通高等教育
1、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原国家985高校和211高校)
2、有博士点的大学和学院
3、有硕士点的大学和学院
4、普通本科院校(公办)
5、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1.2、高等职业教育
1、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学校
2、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校
2、高校“双一流”总体方案
国务院2015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制定了三步走的规范,并把建设目标细化为
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两个层面,根据《总体方案》:
1、到2020年,我国若干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2、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3、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3、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进程
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五年一建设周期,动态调整。
3.1、建设一期(2017年):
一流大学42所(A类36所,B类6所),含原985高校39所,
A类36所:
北京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4: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陕西2: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天津2: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湖南2: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湖北2: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江苏2: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山东2: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广东2: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2: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黑龙江1: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1:吉林大学
辽宁1:大连理工大学
浙江1:浙江大学
福建1:厦门大学
甘肃1:兰州大学
安徽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重庆1:重庆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沈阳)、湖南大学(长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
郑州大学(郑州)、云南大学(昆明)、新疆大学(乌木鲁齐)
一流学科大学98所,含原211高校73所
3.2、建设二期(2022年):
双一流大学147所(含新增7所: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一流学科433个(不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不再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