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优化技巧
1. 尽量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单例
单例主要适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控制资源的使用,通过线程同步来控制资源的并发访问;
第二,控制实例的产生,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第三,控制数据共享,在不建立直接关联的条件下,让多个不相关的进程或线程之间实现通信。
2. 尽量避免随意使用静态变量
当某个对象被定义为static变量所引用,那么GC通常是不会回收这个对象所占有的内存
此时静态变量b的生命周期与A类同步,如果A类不会卸载,那么b对象会常驻内存,直到程序终止。
3. 尽量避免过多过常地创建Java对
尽量避免在经常调用的方法,循环中new对象,由于系统不仅要花费时间来创建对象,而且还要花时间对这些对象进行垃圾回收和处理
4. 尽量使用final修饰符
5. 尽量使用局部变量
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以及在调用中创建的临时变量都保存在栈(Stack)中,速度较快;其他变量,如静态变量、实例变量等,都在堆(Heap)中创建,速度较慢。
6. 尽量处理好包装类型和基本类型两者的使用场所
虽然包装类型和基本类型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换,但它们两者所产生的内存区域是完全不同的,基本类型数据产生和处理都在栈中处理,包装类型是对象,是在堆中产生实例。
7. 慎用synchronized,尽量减小synchronize的方法
实现同步是要很大的系统开销作为代价的,甚至可能造成死锁,所以尽量避免无谓的同步控制。synchronize方法被调用时,直接会把当前对象锁了,在方法执行完之前其他线程无法调用当前对象的其他方法。所以,synchronize的方法尽量减小,并且应尽量使用方法同步代替代码块同步。
8. 尽量不要使用finalize方法
实际上,将资源清理放在finalize方法中完成是非常不好的选择,由于GC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回收Young代内存时,大都会引起应用程序暂停,所以再选择使用finalize方法进行资源清理,会导致GC负担更大,程序运行效率更差。
9. 尽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代替对象
10. 多线程在未发生线程安全前提下应尽量使用HashMap、ArrayList
HashTable、Vector等使用了同步机制,降低了性能。
11. 尽量合理的创建HashMap
当你要创建一个比较大的hashMap时,充分利用这个构造函数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避免HashMap多次进行了hash重构,扩容是一件很耗费性能的事,在默认中initialCapacity只有16,而loadFactor是 0.75,需要多大的容量,你最好能准确的估计你所需要的最佳大小,同样的Hashtable,Vectors也是一样的道理。
12. 尽量减少对变量的重复计算
for(int i=0;i<list.size();i++)
应该改为:
for(int i=0,len=list.size();i<len;i++)
13.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建
14. 尽量在finally块中释放资源
15. 尽量使用移位来代替'a/b'的操作
"/"是一个代价很高的操作,使用移位的操作将会更快和更有效,如:
int num = a / 4;
int num = a / 8;
应该改为:
int num = a >> 2;
int num = a >> 3;
16.尽量使用移位来代替'a*b'的操作
同样的,对于'*'操作,使用移位的操作将会更快和更有效,如:
int num = a * 4;
int num = a * 8;
应该改为:
int num = a << 2;
int num = a << 3;
17. 尽量确定StringBuffer的容量
StringBuffer 的构造器会创建一个默认大小(通常是16)的字符数组。在使用中,如果超出这个大小,就会重新分配内存,创建一个更大的数组,并将原先的数组复制过来,再丢弃旧的数组。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在创建 StringBuffer的时候指定大小,这样就避免了在容量不够的时候自动增长,以提高性能。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1000);
18. 尽量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
19. 尽量避免使用二维数组
二维数据占用的内存空间比一维数组多得多,大概10倍以上。
20. 尽量避免使用split
除非是必须的,否则应该避免使用split,split由于支持正则表达式,所以效率比较低,如果是频繁的几十,几百万的调用将会耗费大量资源,如果确实需要频繁的调用split,可以考虑使用apache的StringUtils.split(string,char),频繁split的可以缓存结果。